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北方企业网> 产业经济>> 地产建材>正文内容
  • “稳楼市”需再加力巩固
  • 2025年04月28日 来源:证券日报

提要:随着“稳楼市”一揽子政策持续推进,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线城市及重点城市楼市交易趋稳,高能级城市土地市场趋热,“好房子”渐成市场供应主流产品。在笔者看来,在这一新形势下,“稳楼市”需兼顾短期稳定与长期发展,加力巩固市场稳定态势,推动房地产行业进入“量稳质升”的新阶段。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随着“稳楼市”一揽子政策持续推进,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线城市及重点城市楼市交易趋稳,高能级城市土地市场趋热,“好房子”渐成市场供应主流产品。在笔者看来,在这一新形势下,“稳楼市”需兼顾短期稳定与长期发展,加力巩固市场稳定态势,推动房地产行业进入“量稳质升”的新阶段。

首先,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协同“优存量”与“拓增量”,激活居住新需求。从政策支持力度来看,城市更新行动已经从“大力实施”进入“加力实施”阶段,成为2025年各地重要工作之一。

城市更新范畴很广,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均在其中,对稳投资、增需求、促消费有多重推动作用。其一,可以盘活存量闲置或者低效资源,释放土地价值;其二,带动区域居住、产业环境升级,为开拓增量市场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满足“职住平衡”需求;其三,打通“买一卖一”换房需求堵点,提升一二手房联动交易活跃度。

当然,撬动城市更新项目绝非易事,存在拆迁困难、资金难筹、建设周期长等诸多难题。但现阶段,配套政策正在加快“上马”。一是房票政策扩围,部分城市已将拆迁房票使用范围扩展至全市,鼓励使用房票购房,跑通“房票+城市更新”模式;二是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城市更新专项贷款规模持续扩容,下一步,城市更新行动有望迎来创新性专项债、中长期国债以及创新性货币政策等支持;三是各地“因城施策”推行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如探索推出“更新票”制度,即企业参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可持“更新票”抵扣土地出让金和配套费的结算机制。

其次,加快构建新模式,从“扩规模”转向“拼经营”。在推动城市更新过程中构建新发展模式,是当前“稳楼市”的重要课题。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迈入存量时代后,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势在必行,需破旧立新。

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从当前政策实施路径来看,制度性创新已经在路上。比如,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点现房销售。“好房子”工程的推进,亦是其中一环。“好房子”建设统筹增量与存量,在土地供应端就已适度调整容积率、挑空空间等规则,引导企业建立“产品力为王”的经营机制。这就需要房企加快转变经营理念,开辟集开发、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构建以产品导向创造价值的新竞争范式。

最后,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引导行业从“增量开发”向“品质竞争”转变,让新竞争机制转化为建设“好房子”的动力。

5月1日,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将落地实施。当前,部分城市也发布了“好房子”建设相关标准。但“好房子”绝不单纯指向高端住宅,“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是“好房子”的核心标准,更是高品质住宅的总纲,强调的是对住房品质的要求。各地要加大力度供应户型优、功能全、得房率高且价格合理的“均好型”住房,更要解决隔音、串味以及渗漏等基础质量问题,还可考虑将高品质住宅项目纳入金融支持范围,以降低信贷融资成本等方式给予支持,引导行业从“规模至上”切换到“质量制胜”。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行业竞争范式的根本转变。这意味着房企要沿着三条主线建立新竞争机制,一是技术标准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将健康、智能指标权重提升;二是供应链垂直整合?,完善数字化集采平台,用好材料好设备建房;三是重构运营服务体系,设计、施工要抓,维护修缮也要抓,还要根据规划建设运营社区食堂、公共会客厅、图书阅览室等配套设施,这样才能全流程为“高品质”护航。

总体来看,针对房地产市场,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延续了“止跌回稳”的总基调,强化政策灵活性与精准度,明确房地产行业持续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加力释放,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健康发展可期。



责任编辑:杜烽
相关新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