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果企业的品牌升维之路
- 2025年09月11日 来源:中国网
提要:糖果企业与文化IP的合作正不断深入,故宫、敦煌等联名糖果溢价率达40%—60%,合作从商标授权向深度内容共创发展。糖果季与大热IP《黑神话:悟空》也开展合作,推出联名款“齐天揽月”礼盒,此次合作在包装、内容叙事和营销推广等方面深度整合,预计可带动相关市场增长30%,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下,中国食品工业正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如何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品牌”成为亟待解答的关键问题。9月10日,在2025年服贸会上,“民族品牌的脊梁——中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与自主创新全球路径”主题论坛召开,嘉宾共聚一堂探讨中国食品产业链国家政策引领。会上还重磅发布了《糖果业转型拓展密码——食品工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为糖果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新思路。
政策端引领:食品工业+文创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关系国际民生的支柱产业,作为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食品近年来发展步入快车道,整体规模从2020年的7845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100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5%,正式迈入万亿大关,其中糖果巧克力作为休闲食品重要的细分品类,整体占比从2020年的15.2%降至2024年的14.5%,占比有所减少,但绝对规模仍增长,此外,如坚果业、谷物类、肉制品类、果蔬类等品类均实现稳健增长。
在整个大而全的休闲食品行业中,如何突破“大而不强”的瓶颈成为待解的难题。高峰论坛上发布的《糖果业转型拓展密码——食品工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从政策角度为传统糖果企业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食品工业+文创。
糖果企业与文化IP的合作正不断深入,故宫、敦煌等联名糖果溢价率达40%—60%,合作从商标授权向深度内容共创发展。糖果季与大热IP《黑神话:悟空》也开展合作,推出联名款“齐天揽月”礼盒,此次合作在包装、内容叙事和营销推广等方面深度整合,预计可带动相关市场增长30%,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传承与创新并重
围绕如何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品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产品自身的创新升级成为嘉宾提到的高频词汇。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征宇洞察到了休闲食品行业面临的健康化与数智化转型。他指出,休闲食品行业正强化“减盐、减糖、减油”的“三减”技术创新,在天然甜味剂替代技术、微胶囊盐分缓释技术和油脂替代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添加天然来源食品组分、功能性配料或应用更具健康属性的原料来提升产品健康价值,综合利用“减”和“加”双轮驱动,全面提升产品健康效益。
金征宇还特别提及,“科学的减加平衡,还在于‘减盐、减糖、减油’,而不减味道”。
在传承方面,不少老字号品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机结合。马大姐品牌拥有国内历史久、经验丰富的谷物糖、酒糖霜、酥糖制作匠心技艺,三项制作技艺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面对Z世代新兴的健康化、文化属性方面的需求,马大姐食品集团既坚持过往的情怀,保留了大虾酥等传统糖果品类,又格外注重满足新兴的现代需求。据马大姐食品集团总裁马立凯介绍,该品牌推出的低糖花生酥糖减糖高达97%,产品中的花生原料采用高油酸花生,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知名食品企业徐福记集团在做好坚持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格外注重产品自身的创新。
国际市场谋机遇
海外市场机遇与风险交织。法规壁垒高、口味偏好异、品牌认知弱、渠道渗透难仍是不少企业出海面临的难题。
主题论坛上,旺旺集团以“大作战”软糖的“海外突围作战”作为分享案例。事实上,想要在日本软糖市场的红海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不容易,而这场关于“大作战”软糖的远征,从初创期到成长期横跨2019—2024年。五年间,“大作战”软糖共推出超7种口味,并面对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场景持续进行包装设计以及营销上的创新。旺旺集团研发中心总处长陈俊江指出,“做产品要从口味、造型、包装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尝试来迎合市场,厚积薄发,终将成为日后成长的养分”。
可以预见,以文创赋能品牌价值、以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力、以国际化视野开拓市场,正成为中国食品工业从“制造”迈向“品牌”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