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A网络商业化加速:智能驾驶、低空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05月12日 来源:证券日报
提要:随着5G-A商用进程加速,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通信设备产业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在近期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披露:“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现场,中兴通讯携手宇树科技、四川天链,通过中兴通讯的5G-A、云端协同、大模型等技术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赋能机器人的智能化,展示了机器人太空卫星维修及人机交互、派送礼物等应用场景。”
最近,不少用户发现自己手机右上角的信号标识由“5G”变成了“5G-A”。随着基础设施部署完善,5G-A网络部署已非常广泛,热门商圈、主干道路、大型场馆、地铁、游轮、三甲医院、热门景点等,5G-A网络触手可及。
虽然信号标识变成了5G-A,但《证券日报》记者联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客服了解到,想要真正享受到5G-A的网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用户的手机支持5G-A,二是开通5G-A流量包,三是手机处于5G-A基站的覆盖范围。
相较于5G,5G-A最显著的革新在于“极速体验”的质变——普通5G网络的下行速率峰值可达1Gbps(千兆级),而5G-A直接将这一指标推向10Gbps(万兆级),实现了十倍量级的跨越式飞跃。对于网速需求不高的用户来说,5G-A的开通并非必需,但对于无人机、智能驾驶等领域,5G-A的覆盖则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近期,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5G-A推动的商业项目已经走进百姓生活。
赋能多场景应用
近期,《证券日报》记者实地体验了位于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的VR娱乐项目《星际奇航》,其呈现的8K级超高清画面与零卡顿交互体验令人印象深刻。该项目技术提供方为遥在(山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CTO马玉广告诉记者,在传统4G网络环境下,高清VR游戏因渲染延迟与传输瓶颈常出现画面卡顿,而5G-A网络凭借其强大性能,可支撑全视角8K分辨率的流畅渲染与实时传输,用户视觉延迟大幅降低、眩晕感显著减轻。
作为5G技术的进化形态,5G-A在容量承载、速率突破、时延压缩、定位精度、连接稳定性等维度实现多维跃升,构筑起更强劲的数字传输通道。其数据吞吐能力从5G商用初期的千兆级飙升至万兆级,不但能够为扩展现实(XR)、裸眼3D等前沿应用提供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底座,更有望催生千亿元级物联网生态的普惠化落地。
以智能驾驶领域为例,5G-A凭借纳秒级时延、海量设备接入及亚米级定位等核心技术优势,正在重构自动驾驶的技术图谱。通过与北斗/GPS卫星导航及地面基站的深度融合,5G-A可实现车辆定位精度突破厘米级阈值,精准赋能自动泊车、高速公路全场景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
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车路协同典型场景中,车辆需在10毫秒内完成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的全链路闭环。5G-A网络特有的超低时延特性,能够确保车辆实时接收交通信号动态、障碍物预警等关键信息,构建起预防碰撞的安全屏障。
低空经济产业自2023年进入爆发周期,恰与5G-A技术商用进程形成共振效应。5G-A通过通信、感知、定位、监管一体化的技术革新,为无人机行业构筑起安全高效的数字天空,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与产业应用边界。
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品牌负责人田敏对记者说:“5G-A的万兆级下行速率与毫秒级时延保障,可支撑无人机搭载的4K高清视频流与多光谱成像数据实时回传,为低空经济提供智能化技术底座。通过5G-A通感一体化技术与AI深度协同,可进一步推动无人机在智慧城市管理、立体交通巡检等领域的应用。”
随着5G-A商用进程加速,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通信设备产业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在近期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披露:“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现场,中兴通讯携手宇树科技、四川天链,通过中兴通讯的5G-A、云端协同、大模型等技术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赋能机器人的智能化,展示了机器人太空卫星维修及人机交互、派送礼物等应用场景。”
5G-A布局白热化
5G商用进程自2019年11月1日正式启航,按照技术演进蓝图,2025年将迈入5G-A深化阶段,这一阶段聚焦于5G性能的全面跃升,特别是强化对通信感知一体化、人工智能融合、非地面网络(NTN)等前沿场景的技术支撑。
为了让更快更强的5G-A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通信运营商早已进行了积极布局。
从覆盖范围来看,近年来,5G-A网络的覆盖版图持续扩容。2024年3月份,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正式公布首批100个5G-A网络商用城市名单,并宣布计划于2024年年内扩展至全国超300个城市,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A商用网络。
另据中国移动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移动打造了全球首个规模商用5G-A网络,RedCap(轻量化)覆盖全国所有城市,积极推进通感一体、无线网络AI应用、无源物联网等技术场景化试点及应用。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披露的财报显示,2024年中国电信持续加强5G-A战略布局,在121个城市规模部署约7万站,Redcap覆盖超200城;5G网络演进升级,5G-A网络部署稳步推进。
中国联通亦在去年加快5G-A规模商用,在300个城市部署载波聚合,实现下行万兆、上行千兆的超高速率,在150个城市升级RedCap,实现全频段、全制式应用。
目前来看,三大通信运营商均透露了对于今年5G-A布局的相关计划。中国移动表示,今年将投资近百亿元,进一步扩大5G-A无线网络AI应用等规模部署,实现超过40万个基站的智能化改造;中国电信则从2025年2月10日起至年底,开展面向友好客户的5G-A体验活动,首批体验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陕西等地进行,后续将逐步扩展至更多地区;今年2月份,中国联通正式发布“5G-A创新行动计划”,明确2025年将在39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实现5G-A业务全面商用,并在超过300个城市的核心区域完成业务部署。
政策层面,各地对5G-A应用落地的支持力度持续加码。2024年以来,山东、重庆、辽宁等地相继启动5G-A网络建设与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山东省通信管理局今年3月份发布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5G基站总数将达27万个,重点应用区域实现5G-A网络连续覆盖,县级以上城区全面部署5G RedCap(轻量化5G)技术。
河南省通信管理局也在今年3月份宣布,由中国联通、云洹网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联合在河南省安阳市实施的“5G-A低空智联创新方案赋能城市智能血站建设”项目,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荣获移动通信行业权威组织GSMA发布的2025年全球移动大奖(GLOMO)“最佳移动智慧城市创新奖”。下一步,河南省信息通信业将进一步拓展5G-A技术在低空经济、城市治理、安防巡检等场景的创新探索。
据了解,2025年,信息通信业将推动5G-A进一步迈向全面规模商用阶段,在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等关键技术上寻求新飞跃,并启动6G网络技术标准预研。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的赛迪顾问去年年底发布的《赛迪顾问“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5G-A》预计,“十五五”期间,我国5G-A用户量预计将接近13亿户,占全球5G-A用户总数的比例超过50%,网络覆盖将实现深度和广度的双重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