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近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里程碑时刻。自1995年第一辆新能源车下线至今,28年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壮大,跑出发展“加速度”。
国内龙头车企的全球化业务正在加速推进。近日,广汽、上汽、比亚迪等国内车企巨头陆续官宣在海外投资建厂的消息,“中国智造”正走出国门。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具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高,叠加高水平的智能网联,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海外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随着一辆液钛银昊铂GT驶下生产线,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汽埃安诞生。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智能制造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现,表明我国正加快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开启了内地与港澳互联互通的新模式,带来的不只是交通的便利,获益的也不仅是餐饮业、旅游业,粤港澳地区的项目投资、文化交流、商务接洽等也将打开更多的想象空间和…
7月1日,造车新势力们陆续亮出了6月份交付数据,2023年上半年成绩单也就此出炉。理想汽车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辆,以压倒性优势成为了月度以及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冠军。截至7月1日22时,在发布了交…
近年来,不少地方特别是传统汽车制造重镇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相继出台支持政策,强化顶层设计,为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发展路线图,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近期,部分省市…
我国汽车出海近期按下“快进键”。数据显示,2023年5月,我国汽车品牌出口达到24.6万辆,同比增长75.0%。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距离宣布全力开展复工复产仅三个月,威马汽车再传不利消息。6月29日,《证券日报》记者从接近公司人士处获悉,在此前缩小工资发放范围后,威马6月份再次停薪。“目前公司只有总监及以上的中高…
造车新势力一批批倒下,到如今真正“出圈”且叫得上名字的也就那几家,例如蔚来、理想、小鹏、哪吒、零跑等。与此同时,在诞生了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的美国,其他的新造车企业也在快速凋敝,经…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今年年内累计已有37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相比去年同期的16家大幅增长,计划募资总额不超过485.84亿元。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再融资多指向…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作为电气化转型过渡的插电混动技术成为市场讨论的热点。今年以来,无论是自主品牌车企,还是合资车企,都纷纷加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上市进程。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高云鹏表示,在目前不新增造车资质的情况下,造车资质的“入场券”或不仅是停止发放,也将停止流通。如果造车大门依旧紧锁,对于还未量产落地的小米汽车来说,…
东莞证券表示,自主品牌持续加大力度研发混合动力技术,并将混动技术应用于各自的主流车型,推动自主品牌实现全面电气化转型。插混汽车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车型。插混汽车…